海拍:三大电商平台,谁的“价格力”最强

Connor 火必交易所行情 2024-09-24 18 0

平台打响价格力之战,是为了拉来用户——“人多了,地才会值钱”。电商平台的用户之争,也是市占率之战。

海拍:三大电商平台,谁的“价格力”最强

商家、平台和消费者是个“利益不可能三角”。消费者自然希望平台的价格战越激烈越好,薅完羊毛就走。但价格力之战的参与方,一是平台,二是商家,且商家才是提供商品、负责让利的主力。

当商家们随平台卷入一场价格之战时,如何自处?平台们的追求与品牌追求不一致时,它们如何通过机制设计弥合差异,说服商家们参与?

一财商学院不具体评判平台价格力一役的战略正确性,但求通过商家的实际体验、专业讲师团们的观察以及我们对全平台机制设计的思考,评判各平台的价格力健康度。

全文分为几个部分:

1. 究竟什么是价格力;

2. 不同类型的品牌们,如何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价格力;

3. 平台机制设计,谁更胜一筹。

海拍:三大电商平台,谁的“价格力”最强

展开全文

在如今已成电商平台标配的「百亿补贴」中,谁拥有更深厚的商品池;

硬碰硬的标品价格,谁更能吸引商家用优质供给投票;

难以比价的非标品,谁更能通过产品设计打出便宜心智;

当价格力成为平台战略时,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阵型上,谁的设计更完整。

究竟什么是价格力?

各个平台的关键角色们都在各种场合提到了“价格”。核心思想大同小异,都是价格力≠绝对低价,而是带着条件的“性价比”。

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简单粗暴地比较商品价格,以此判断哪个平台更有价格力。我们将价格力分了几类,分别比较:

1. 向供应链要效率。

商家以量换价,通过大规模生产压低生产成本。最典型的商家是产业带白牌工厂,它们的优势在于产能端,且没有中间商赚差价,绝对价格优势明显,但弱项在于内容和电商运营能力。

2. 平台提供真金白银的补贴。

百亿补贴核心商品为iPhone、茅台、戴森等硬通货,货源通常来自品牌渠道商。但在渠道商受品牌价格水位线限制时,平台也会提供补贴。

3. 商家主动让利。

商品同质化的情况下,品牌渠道商除价格之外,没有其它明显优势,一般会采用低价让利的方式,在搜索等公域场获得更高权重。

海拍:三大电商平台,谁的“价格力”最强

此外,拥有清库存需求的商家,可通过折扣提高资金和货品周转。

4. 让消费者觉得“值”。

主要是品牌商家,通过精准的人群定位,由审美设计、内容、服务体验等途径提高品牌溢价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实用商品,可能是一种审美趣味或身份认同。

海拍

跳出传统拍卖方法,创新商业模式,实现“二手货,拍才值”的消费价值新理念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