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德莱恩将访华,向我国释放4大信息,这次怕是“来者不善”,中方要警惕

Connor 火必交易所行情 2025-07-24 3 0

最近国际局势风云变幻,欧洲那边又坐不住了。7月24日,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联袂访华,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—欧盟领导人会晤。表面上看,这只是一次例行的高层会晤,但结合欧盟近期的一系列动作,这次访问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
欧盟最近对中国可没少使绊子——制裁中企、炒作涉台问题、施压新能源产业……种种迹象表明,冯德莱恩此行绝不是来“叙旧”的,而是带着满满的“诉求清单”来的。

1.欧盟近期对华动作频频,施压意味明显

欧盟最近对中国的态度,可以说是“又打又拉”。一方面,他们高喊“合作”,另一方面却不断在关键领域对中国施压。

先是对俄制裁“误伤”中企。7月18日,欧盟通过对俄第18轮制裁,新增26个“规避制裁”实体,其中7家来自中国内地、3家来自中国香港。欧盟声称这些中企“为俄罗斯军事行动提供支持”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就是赤裸裸的“无理打压”。中国商务部直接回击,称这是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。

冯德莱恩将访华,向我国释放4大信息,这次怕是“来者不善”,中方要警惕

欧盟(资料图)

再是法国在涉台问题上搞小动作。就在冯德莱恩访华消息公布前,法国政府发布最新印太战略报告,公然宣称“不允许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”。这明显是在给欧盟“递刀子”,试图在中欧会晤前制造紧张气氛。

欧盟这一系列操作,摆明了是要在会晤前给中国施压,试图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。

2.冯德莱恩访华的四大诉求,条条直指中国核心利益

欧盟这次访华,可不是来“喝茶聊天”的,而是带着明确的诉求来的。从目前的动向来看,冯德莱恩可能会在四个关键问题上向中国施压。

第一,要求中国在俄乌冲突中“明确站队”。欧盟一直试图将中国拉入“反俄阵营”,甚至要求中国减少与俄罗斯的能源和金融合作。但中国一直坚持中立立场,不会轻易被欧盟裹挟。

第二,强压中国解决“产能过剩”问题。欧盟一直指责中国新能源产业“产能过剩”,甚至威胁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。冯德莱恩此行可能会提出更具体的要求,比如限制中国光伏产品出口、要求中国“主动削减产能”等。

展开全文

第三,胁迫中国开放稀土出口管制。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关键资源,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。欧盟一直想打破中国的稀土优势,此次可能会联合美国施压,要求中国放松出口限制。

冯德莱恩将访华,向我国释放4大信息,这次怕是“来者不善”,中方要警惕

冯德莱恩(资料图)

第四,要求中国在关税和投资限制上“让步”。欧盟长期对中国企业设置市场准入壁垒,比如限制中国电动车、半导体企业在欧投资。冯德莱恩可能会要求中国“取消投资限制”“降低汽车关税”,甚至施压中国开放更多服务业市场。

这四大诉求,条条都直指中国的核心利益,中欧会晤的火药味可想而知。

3.中方态度明确:合作可以,施压没门

面对欧盟的施压,中方早已亮明态度——合作可以谈,但施压没门。

首先,中方坚决反对欧盟的“无理制裁”。商务部明确表示,欧盟以“莫须有”罪名制裁中企,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。

其次,中方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。外交部指出,欧盟某些政客“片面放大经贸摩擦”,甚至将中国视为“制度性对手”,这种偏见是中欧关系最大的障碍。

最后,中方强调中欧合作应基于平等互利。中国始终欢迎真诚合作的伙伴,但如果欧盟执意施压,中方必将坚决反制。从对欧盟白兰地加征反倾销税,到反制涉台挑衅,中方已经用行动证明——核心利益不容妥协。

4.潜在转机:美欧分歧或为中欧合作提供空间

尽管欧盟对华施压意图明显,但国际局势的变化也可能为中欧合作创造机会。

美欧关税博弈加剧。特朗普近期宣布对欧盟商品加征15%-20%最低关税,甚至可能对欧盟汽车征收25%关税。欧盟经济本就疲软,如果再承受美国的关税压力,日子只会更难过。

冯德莱恩将访华,向我国释放4大信息,这次怕是“来者不善”,中方要警惕

华盛顿(资料图)

中欧经贸关系依然紧密。欧盟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3辆装中国电池,中欧日均贸易额突破150亿元。这种深度绑定的经贸关系,决定了欧盟不可能完全与中国“脱钩”。

如果欧盟能认清现实,放弃对华施压,转而寻求合作,中欧关系仍有很大回旋空间。

结语:中欧关系何去何从,关键看欧盟的选择

冯德莱恩此次访华,既是欧盟对华施压的“试探”,也是中欧关系的“关键考验”。

中方已经划出底线——带着诚意来,我们欢迎;举着大棒来,我们奉陪到底。

中欧合作符合双方利益,但如果欧盟执意施压,中方也绝不会退让。未来的中欧关系究竟是走向合作还是对抗,最终取决于欧盟能否做出明智的选择。

评论